彷徨,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路要怎么走;奋斗,是拼命的想走出自己的一条路;无法行动,是找不到一个确定的方向;坚持不了,是因为前进的方向飘忽不定。

想得太多,做的太少

  每次想写简书,总是写写删删,写了一半又决定不发出去了。一开始是有思绪的,想简单的把今天的事情记录下来,写作的过程中,又想加入一些其他元素,不至于让文章那么大白话,于是就开始中途的修改。改来改去,发现它又失了原有的味道,于是原本好好的一篇日记变成了一个“半成品”。

  想来想去,还是在原地打转。很多时候,并不是我们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才去解决问题,才能让生活变好。想得太多,顾虑的也就越多,那样只会限制你的行动。

改变目标等于没有目标的状态

  给自己设立目标是一个很好的开始。有目标,就要好好执行下去。定了目标没有做到,依旧等于没目标。所谓的“积极废人”就是这么来的。激情万分的立下目标去做一件事,然而还没等激情退却,一个星期就忘了这件事,什么都没有的达到。你的目标意义何在?

  我也曾给自己定过多次目标,有强制性目标,也有驱动性目标。所谓强制性目标,就是借助一些因素,强制自己不得不达到目标,以此来强硬的监督。外部性目标靠危机感,内部性目标靠自制力,结合两者去设立目标,你才会行动起来。

  拿早起这件事来说,一方面,我用达目标APP来做自己的强制性目标,交过定金以后,系统会每天提醒我早起签到,在规定的时间内,有一天没有签到,系统就会自动扣除定金。为了不让自己的钱打水漂,每天闹钟一响,我就赶紧签到起床吃早餐,那段时间确实被动的保持了早起。尝试了几个阶段之后,某天想不再依靠APP了,于是我的早起计划有乱了。当然,这阶段也不是完全没效果的。在达目标上,我看到了许多真正努力的人,每天坚持5点起床给孩子做早餐的爸爸,每天清晨跑步的少年,每天一幅画像的学生……他们真的做的很棒,生活也是井然有序。没有一点疲惫,更多的是达到目标的快乐感。

  察觉到这么强制自己不行,我又开始了第二次的早起计划——自我驱动性目标。每天晚上督促自己早睡,睡眠充足才能保持既早起,又保持饱满的精神。早起,我可以慢悠悠的吃早餐,可以一路上满满欣赏沿途的风景,可以早早的到教室做自己喜欢的事。清晨安安静静的享受自己的时光,我越来越喜欢这种平静,原来我也可以做到。

设立行动的检验点

  当你有了目标,树立了原则,又有学习心态,需要的就是不断用行动来提升自己的认知。想要提升自己的文笔,就要自己坚持写文章;想要减肥,就必须要少吃零食多运动;想要让自己的行动获得提升,就必须从此刻开始行动。

  以检验点为导向,把学到的东西,引到这个检验点去。验证我们的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效果,提醒自己目标还在坚持着。检验点是对大脑的一种刺激,不管我们的目标是否完成,都会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现状。比起达到目的来讲,过程中的总结或许会让我们收获更多。

安排特定的行动时间

  拜托拖延症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立即行动起来,当然不是随时随地就能行动,这件事也要有一个触发点。比如,我们想要几点起床,可以定个闹钟,铃声就是我们起床的触发点;晨跑,可以规定自己起床先围绕着小区附近跑两圈,跑完步在回来吃早餐。这样我们早上的安排就很明显了,到了特定的时间,你就知道要做什么了。

有目标的努力才最好

  努力不是目标,有目标的努力才最好。这是今早刚刚看到的一句话,十分有力。努力不分早晚,我可能已经落后很多,没有关系,找准方向,锁准方向并坚持下去,今天的你与我一定会好过昨天的自己。

  期待未来那个,让自己越来越喜欢的自己,和你。

  但期待不是等待,努力朝目标奔跑,才更王道!